GaryYang's notes
navigation

AI能不能帮我做课件PPT?

选自《我的教学日记》
2025年2月14日,北京 - 广州
 
最近浏览了很多关于用AI制作PPT的信息。也有人在赞叹 AI 写出的PPT太好了。坦白说,我都没怎么认真去看。至少到目前为止,AI还无法帮助我做PPT —— 我指的是那些教学课件。
 
能不能精心为教学课程写个脚本,然后让AI根据脚本把PPT做好?毕竟,每页PPT上不就是文字、图片图表和数据吗?有了AI多省事?
 
但是思来想去,觉得这个脚本也太过神奇了,以至于我都写不出来。我确信AI可以生成文稿、创建图片、编制数据图表。但是却说它还不能生产PPT?我是不是弄错了?
 
这个话题把我引到一个更深的问题上来:PPT的设计其实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。
 
第一种是静态的,专注于将文字、图片和数据排列得井然有序。在这方面,AI确实很出色。它能把每页PPT打磨得美观大方,确保字体协调、色彩统一,缺少的素材也能神奇地给你生成补上,还让整套PPT保持一致的设计风格。对于需要应付季度报告的经理人或展示数据的工程师来说,这简直是天赐之物 —— 既省时又省心。
 
但还有另一种,是动态的,就是我为之费尽心思的那种。这种PPT不只是一个指定信息的容器,而是人与人双向互动的界面。
 
比如,我要用PPT依次做这些任务:
  • 有吸引力地展开一个值得讨论主题
  • 激发听众的某种情感
  • 抛出一个内在矛盾意见两分的问题
  • 带点立场地讲述一个案例故事
  • 揭示一个乍看不明显的结论
  • 将欠缺辨识的事物并置和对照
  • 在时间维度上解释事情是如何发生
  • 让事情或者观点依次出现以叠加出含义
  • ……
 
当你的目标是带入观众、与他们互动、在他们脑海中逐步搭建起某种东西时,你会在这多页PPT上做什么呢?
 
静态的PPT设计,考虑的是在X轴和Y轴构建的平面之上如何产生内容。而动态的PPT不止于此,重点是要在多页步进的时间轴 —— Z轴上创建有意向的沟通和有品味的含义。
 
这是我在2015 年的一段工作笔记。一直以来,我并不把PPT当成呈现给观众图文+数据的页面,而是让它与话语配合相得益彰、彼此默契补位而形成一种视听信息流:有提问也有回应,有拆解也有并置,有悬疑唤起也有水落石出,有线性叙事和流程,也有在概念上的搭建和整合。
 
这就是我整个职业的生产力核心,就是目前没法交给AI完成的部分。
 

© Gary Yang’s Notes
badge